来源: 武汉晚报
发布时间: 2012/9/13 9:24:50
原文链接
[收藏]
在平均温度40℃以上的路面上扫马路,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环卫服穿一个小时就能拧出水。昨日中午,记者来到江岸区沿江大道,现场体验“城市美容师”——马路环卫工的辛苦工作。
路上几乎无人的酷热正午
清洁工默默挥汗清扫树叶
作为我市重要的景观道路,全长10多公里的汉口沿江大道,一直被列为保洁重点。昨日中午,记者来到沿江大道与卢沟桥路交叉路口,负责该处道路保洁的是江岸城管局永清环卫所。所长杨先奎告诉记者,因为这里是窗口地带,所里专门安排了一个10人的保洁专班,平均工龄都在15年以上。
上午11时50分许,正是吃午饭的时间,但对于47岁的环卫工王望平来说,下午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负责的是从山海关路到卢沟桥路近1500米长的路段,主要清理车行道、人行道和路中间花坛里的暴露垃圾。
“我们的清扫分三班,早班从早上4点到7点,中班从7点到11点,晚班是从11点一直到下午6点。”王望平介绍,今天她值晚班,要连着干7个小时。
下午1点,绿荫较少的沿江大道路面温度已达40℃,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虽然路面垃圾很少,但王望平一直未停下手中的小扫帚,边走边扫遗留在路边“人字沟”里的碎树叶,出汗了就随手用起衣角擦一下。
此时,从三阳路方向驶来一辆喷雾型洒水车,车辆过后,路面立即腾起一股蒸汽。本想着洒水车刚过,应该凉快一点,谁料,记者刚走过去,就感到一股热浪向全身袭来。“别过去,那里的温度更高,一般在60℃以上。”王望平笑着对记者说,有时候为了配合洒水车作业,环卫工必须跟在车子后面做清扫,“那简直跟蒸笼一样!”
40℃高温穿两件衣服扫马路
劝人勿乱扔东西遭大声辱骂
按照环卫作业要求,不管天气多热,环卫工上街清扫必须要穿统一配发的环卫服。因为工作服布料粗糙,不敢贴身穿,很多环卫工不得不在里面再套一件衣服。“每个人等于是穿着两件衣服在工作。” 杨所长介绍,环卫服上有“反光条”,要求必须穿环卫服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记者随后请求穿上感受一下,谁知,外表看似单薄的环卫服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杨所长解释,一是因为布料厚,二是因为刚才穿着劳动,衣服吸了汗。记者穿上走动还不到20分钟,就感觉到里面穿的T恤已经湿透粘在了身上。
“垃圾最多的时候是早上8点多上下班高峰期,一个小时就能捡一桶。”满头是汗的王望平介绍,不远处就是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每到早上上学高峰,一些饭盒、饮料瓶就会被丢得满地都是。
“每个路段要来回不停地清扫,几乎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时间。”王望平说,如果被巡查人员发现负责的路面上有垃圾,就会被扣分,“一张纸片要罚10块钱!”
13时48分,记者跟随其来到沿江大道芦沟桥加油站附近清扫,此时,有一辆车牌号为鄂A09445的机动车车主打开前车窗,向外扔了一个饮料瓶扬长而去。“这种不文明的市民,每天都要碰到10几个。”王望平一边上前捡起瓶子,一边无奈地说,有一次她在劝说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不要随手乱扔时,竟被对方报以“汉骂”。
干完活鼻子里头发上都是灰
请记者呼吁市民“讲文明”
下午三点,记者跟随杨所长来到长江二桥下,走进永清环卫所里唯一的一个环卫休息室。只见不到7平米的屋子里仅放着3张小凳子、5把大扫帚。因为尚未通电,风扇不能用,站在里面甚至感觉比外面还热,很多工人累了就干脆直接找个树荫对付一下。
“干完一天回家,鼻子里、头发上都是灰,但因为太累几乎不想动。”王望平所在的沿江大道清扫专班班长张国强告诉记者,有的环卫工由于常年用手握扫把,食指关节都出现了变形、错位,还有的人皮肤感染了灰尘携带的真菌,发生溃烂。
“要想让武汉变干净,光靠我们环卫工肯定不够,只有全体市民都行动起来,不随手乱丢乱扔,才能把城市建设好!”王望平说完,特意请记者帮忙向市民呼吁:理解环卫工的工作,尊重环卫工的劳动,把城市当做自家的客厅一样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