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家具的“假洋鬼子”身份遭到社会各界批评,但在服饰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假洋鬼子”却依然横行。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洋商标”、“洋牌子”正成为服饰市场的新趋势,这些声称 “源自法国”、“意大利设计”、“代表纽约”的品牌,其产品标价比使用中文品牌或商标的产品翻了几番。但只要稍作调查就能发现,它们的“出身”颇有疑点。
近日,记者连续走访南京东路的多家百货商场,发现接近半数的品牌用的是英文字母,其中有不少连中文翻译也没有。可翻看这些品牌的产品标签,绝大多数都产自国内。有营业员解释说,这是因为“品牌是国外的,设计也是国外的,只是生产在国内”。但当记者选择了部分知名度较高的“洋品牌” 进行调查后,发现它们的“外国身份”不堪一击。
比如,某个以“M”打头的“洋品牌”在进行宣传时,声称自己是“登陆中国”的“家族品牌”。不少消费者也反映,一直以为这个品牌来自欧洲。但在该品牌官方网站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不论是旗下的“国际时尚男装”,还是“休闲牛仔男装”,都是“中国原创品牌”,所谓的“家族品牌”也是在2000年才形成的。
业内人士还透露,有些“洋品牌”确实来自“国外”,但那是“品牌洗澡”的结果。比如,某个“J”打头的女鞋品牌声称来自意大利,是当地知名的老品牌。但在该品牌的产品上,产地标注为东莞。而从品牌的官网资料看,这个所谓 “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品牌2001年才诞生,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业内人士指点说,这就是服饰市场颇为常见“洗澡法”——生产企业在国外注册一个商标,或者收购一个当地品牌,将这些品牌使用在国内生产的商品上,就能把 “中国制造”包装成“中国制造,国外设计”乃至“中国制造,国外引进”的”洋品牌”。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洋品牌”服饰主要有四种:一种是正宗的国外品牌;第二种是国外品牌与国内企业合作,在国内贴牌生产,第三种是“洗过澡”的“洋品牌”;还有一种则是设计、生产、销售全部本土化,但在注册商标时用了“洋名字”的“假洋鬼子”。从国家商标局最近几期的商标初审公告看,这种“中国制造,外文命名”的趋势非常明显。其中申请注册鞋服类商标、名字全部为英文的每期都有四五十个,已经超过了商标名全部为汉字的拟核定注册商标。
在市场上,后三种“洋品牌”服饰占所有品牌的比例超过了1/3,且在中高档商场尤为普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用了“洋名字”后,产品价格高一些,消费者也不会生疑,以为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是 “洋品牌”。比如,在一些标注中文品牌的柜台上,与“M”品牌极其类似的衬衫、T恤,标价只有它的2/3甚至1/2。
某商场负责人透露:“这些品牌的来历真真假假,其中不少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情况。我们在引进品牌时,也建议他们使用中文名字,但企业觉得用中文名,价格开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