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装苑巍然崛起了相对独立的职业装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职业装品牌,却还未有一个世界名牌,这影响着中国职业装在国际市场应得的份额和应有的地位。尽管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自2006年开始申报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工作,但是,从国内外市场及品牌发展状况分析,中国职业装世界名牌称号“零的突破”,预计还需10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更何况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来料加工,中国纺织服装业被称为“世界品牌的加工厂”。因此,抓紧提升中国职业装品牌,已凸显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职业装品牌提升势在必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职业装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职业装消费国。据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中国的就业人口已达到6.7亿人,如果他们有一半人穿上职业装,按照低标准平均匡算,中国国内每年的职业装市场容量至少在320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三大产业的发展,环保意识的普及,企业文化的提升,作为供应方的中国职业装同业,要强化人文关怀,要保证科学穿衣,要提高文化品位,要提升和表现产业、行业、职业团体及从业者的时代风貌和职业形象,要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必须提升职业装品牌。
创新必须“抓早”
有业外朋友戏言:“商场如战场。商场原本是有路的,可是走的人太多了,路便没有了。所以,不创新不行了!”虽然,他说的不是职业装品牌,况且只是表达了一种无奈,但确也不无道理。做品牌,如果只埋头模仿别人,其结果只能永远落后;如果吃了甜头,就“一条路走到黑”,不思变革,最后只会落得“无路可走”。到那时再言“创新”,实在太迟了!
可见,在品牌处于平稳状态时,必须创新(不进则退);品牌处于颠峰状态时,还须创新(山外有山)。总之,只有努力创新,不断提升品牌,才是明智之举。中国服装之所以还未能产生世界名牌,正是因为品牌创新能力还不足以与现在国外众多的世界名牌抗衡。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品牌创新的核心是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一个统一体。可是,长期以来,它总是被分成“经营”与“管理”,这是走市场经济之路的大忌。
前段时期,有的品牌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就对服装工程技术特别关注,增添先进设备,引进新工艺,研究新样板(这本来无可厚非),却忽视了管理技术,其结果,造成品牌(企业)管理技术与服装工程技术不同步,于是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不能并肩携手,乃至脱节。
事实上,在我国职业装行业,一些著名品牌正在创新上大显身手。例如:红豆集团的红豆品牌在制度创新,尤其是产权制度创新方面以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正在取得可喜成果。总裁周海江所欣赏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格言正在被很多人传说;飞达制衣有限公司的宜禾品牌在创新中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研发工作相结合卓有成效,还举办了“宜禾——中国职业装发展论坛”,作为领跑者宜禾既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又关注了同行的成长;红领集团的红领品牌在创新中坚持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打拼,已经光荣获得中国服装协会颁发的年度品质大奖;阳光集团发挥独特的阳光品牌面料优势加职业装制造优势,在经营管理创新、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中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
创新必须树立新思维
事实证明,陈旧的观念与保守的思维,一定会拖住创新的步伐。例如:1.把中国拥有6.7亿产业大军的世界职业装最大市场容量看成“大蛋糕”,抱着“分蛋糕”思想,而不是把它看成一座富矿,努力开发,创造市场。这是提升职业装品牌的严重障碍。正如我国著名的企业家严介和所言:“一流的(企业家)创造市场,二流的寻找市场,三流的抓住市场”。我们必须重视创造市场。
2.在谈论职业装发展时,总是泛泛地去找“不足”、寻“缺失”,这方面要“赶上去”、那方面“别掉队”。因循守旧、填平补齐,只能是低层次应付,与力争一流、志在夺冠的创名牌意识相悖。
3. 片面地以为“社会认知度高”就能成为“名牌”,于是不惜采用各种方式做虚假广告,讲大话、搞宣传,而不是积极抓住“创新”这个提升职业装品牌的原动力。明明还不是哪个层次的名牌,却在公路主干道上树起巨大标语牌:“XX西服,世界名牌”;明明只是一个时段的销售额上升,就在博览会广场树起标语塔, 斗大的字写着:“XXX,影响中国服装市场的品牌”。其实,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样的夸大宣传,怎能不遭遇信用危机。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做品牌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