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去结算

姜文:《让子弹飞》式巨人苏醒

  来源: 拓吉凯工作服论坛   发布时间: 2011/10/17 8:00:00      原文链接   [收藏]  
[导语]  杯脍炙人口的葡萄汁还是杯醉人心脾的葡萄酒,还得观众说了算,片子全国公映之后自会有定论。

 

        姜文的《让子弹飞》是杯脍炙人口的葡萄汁还是杯醉人心脾的葡萄酒,还得观众说了算,片子全国公映之后自会有定论。

 

  姜文跟冯小刚说:小刚啊,咱不能光榨葡萄汁啊,得酿点儿酒喝喝。冯小刚谦虚地称:是,是。

  然后冯小刚端出一满盘《唐山大地震》葡萄汁,赚走了6亿元人民币。姜文握着他高度数的葡萄酒杯《太阳照常升起》,苦笑着叹息美酒无人欣赏。

  冯小刚炮制的另一杯葡萄汁《非诚勿扰2》与姜文的《让子弹飞》即将遭遇在2010年贺岁档。姜文的《让子弹飞》是杯脍炙人口的葡萄汁还是杯醉人心脾的葡萄酒,还得观众说了算,片子全国公映之后自会有定论。

  电影天才

  姜文能演能导,是个中国影史上绝对绕不开的人物。

  对于整整一代中国人来说,如果从他们的文化记忆中拿掉《红高粱》(姜文主演)或《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导演),世界都会显得不完整。当然,如果拿掉的是《无极》、《夜宴》和《十面埋伏》,这个世界只会显得更清晰。

  姜文有一回打车,出租车司机盯着他的脸激动地问:“你……你就是那个演姜文的吧?”

  作为演员,姜文扮过不少种角色:刚毕业在《末代皇后》中演溥仪,23岁就在《红高粱》中与巩俐在高粱地里野合,一举成名,到后来25年间他演过太监、农民、警察、将军、特务头子……众多角色被人淡忘,姜文却总是让人记得。他鲜明的个性和与生俱来的霸气让他在表演这条路上星途坦荡。 

  但用姜文自己的话说,演戏对他来说是个挣钱的事儿,导演这事儿才是他真爱干的。姜文飞扬跋扈的才华通过导演这个渠道得到了更尽兴的发挥。

  作为导演,姜文相当低产:《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和今年贺岁档的《让子弹飞》,18年总共也就这4部,但部部沉甸甸。姜文对导电影这件事儿有种近乎偏执的严肃和认真,他将每一部作品均视为他主观意识的表达,于是他的影片都有这些特点:数年磨一剑、发自内心、言之有物、扑面而来。没有这个人,中国电影无疑会缺少一份阳刚生猛。

  谁为他的恃才傲物买单?

  很多年前姜文自问自答——中国最好的导演前三名是谁?答案是姜文、姜文、姜文。姜文是个像库布里克一样决不重复自己的天才导演。 

  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曲对成长记忆的抒情咏叹调。那些文革时期每个少年都曾在心底憧憬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被姜文还原到胶片上,鲜活地呈现在眼前,契合了多少人的忧伤与盼望。这部电影与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环境形成过一次影响深广的互动,在全国票价5块钱的情况下进账5000万元票房,还让17岁的主演夏雨当上了戛纳影帝。姜文年少得志、春风拂面。

  5年之后,一则荒诞有力的警世寓言《鬼子来了》在姜文的执导筒下横空出世。影片与前一部作品风格迥异,影像粗砺,表演激烈。告别了童年回忆的姜文把镜头伸入到历史深处,试图对我们的集体记忆来一次颠覆。由于过于犀利,它被国内有关部门列为禁片。初遇挫折的姜文在被禁的7年间稍显落寞,却依然孤傲。

  2007年,姜文解禁之后的第三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在空前瞩目中面世,却意外遭受了国外电影节和国内票房的双重冷遇。这是一篇烂漫的、充满想象力的散文诗。它浓缩地、不着痕迹地讲述我们这个社会在文革那些年的无序、失范和人的失态。一些超现实的画面出现在银幕上:羊上树、衣服平整地漂在水上、人不见了踪影、婴儿在妈妈如厕时掉在铺满鲜花的铁轨上……姜文将他的生命记忆不遗余力地化成浓烈的影像,却不料观众对此完全不买账——这个年代还有几个人会去费劲巴拉地读诗啊?《太阳》的放映厅前门可罗雀,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也无功而返。天才折翼,姜文这时才肯放下那么一点儿身段,放眼打量打量这已经变化了的中国电影环境。

  中国的文化主流早已背离了八九十年代的思想、美学传统,而开始全面向大众文化转型——它成了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它必须具备游戏性的娱乐功能,它最好是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以便于全民性的广泛传播。这是为什么在现在葡萄汁比葡萄酒更受欢迎——快餐时代,没什么人再有心情去慢慢品味酒的芬芳了。

我们对天才姜文表示担忧:你若再这样恃才傲物、不合时宜下去,若再让投资人像你前两部电影似的赔个狗血喷头,恐怕就再没有人肯为你的咏叹调、寓言、散文诗、或者其他某种才华横溢的玩意儿买单了!

  四十岁长大

  《太阳照常升起》在威尼斯电影节落败后,姜文感慨了一首《念奴娇》: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捎来消息?一代人来,一代去,太阳照常升起。浪子佳人,帝王将相,去得全无迹。青山妩媚,只残留几台剧。

  而今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逼。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色。风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不要装乖,不要吹牛!”,现在的姜文恐怕再不会打“自己并列中国导演前三名”的诳语了。他坦言:我是40 岁之后才开始认识到:社会要认识要适应,不是随意能改变的。桀骜不驯的姜文竟然也会说:“我就是笨。什么叫笨,就是领悟的很晚。这话可能十年前就有人跟我说了,我觉得我听不懂,等我落实再行动可能就得十年了,你说这算不算笨?”

  现实不是你写的剧本,容不得随意篡改。可是话说回来,特别能左右自己生活的人也不会是一个天才。如果能在现实里如鱼得水,他还有必要再去想象和创造一个生活之外的空间吗?艺术家在对现实生活的背离中,在对创作另一个非凡世界的激情中,摆脱掉自己在现实生活里捉襟见肘的困惑。

  聪明如姜文,会做何种选择。

  姜文表示:拍《让子弹飞》有一点他非常清楚——不能把它拍复杂了,必须是一个比《太阳》简单得多的东西,是一个“看得懂”的东西。巨人苏醒,异常可怕。连冯小刚都说过在商业电影方面唯一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就是姜文,赚钱对他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某记者采访姜文时问,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让子弹飞一会儿”这句台词?姜文回答:“放松一下嘛。枪打出去了,给点儿过程。不能说立刻见效。我以前年轻时可能希望立刻见效。给点儿过程,慢慢来,是一种心态。”